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4篇
  免费   1056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637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色原微量分光法作为血痕确证试验的可行性。方法用离心分离的检材浸洗液代替检材,与改良高山试剂进行血色原反应,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光谱,判断检材是否含血。在优化参数的基础上,用倍比稀释的粗制人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用常见疑似血液/血斑,以及不同保存时间、不同基质的血斑测定方法的特异性和检材适应能力。结果用血色原微量分光法,仅血液(斑)具有415nm、525nm和555nm三个吸收峰组成的特异光谱,与常见疑似血液/斑没有交叉。反应2min,上样2.5μL,稀释1000倍的人血可稳定获得三峰光谱。通过延长浸洗时间、设置基质对照,10年陈旧血纱、有色布上的血斑等均可有效确证。三个吸收峰的高度与检液的血含量呈正相关,且525nm和555nm的吸光度变化趋势一致(y=0.523 2x+0.027 4,R2=0.997 1)。结论血色原微量分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可纳入DNA检验流程之中,在实际检案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替代传统结晶法用于教学,更符合当前学生技能和意识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鉴定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38例锐器伤、钝挫伤、骨折及撞击造成的单侧肢体外伤病例,应用东芝Aplio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将其特征性表现与30例正常周围神经的高频超声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确诊38例周围神经损伤中发生于颈部5例、下肢5例,上肢27例(肘部以上3例、以下24例)。损伤类型包括卡压性损伤8例、创伤性神经瘤28例、神经完全断裂2例。特征性表现为:卡压性损伤神经受压处变细,近端神经节段性增粗;创伤性神经瘤与神经干相连的梭形增粗段,增粗段神经外膜的线性强回声中断,内部回声紊乱;神经完全断裂表现为神经外膜强回声线与神经纤维低回声束完全中断,断端两侧均呈梭形瘤样改变。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明确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发生节段,可为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制备标准分子量DNA片段混合物。方法选取pMD18-T载体部分序列作为插入片段,设计引物,制备包含不同大小的标准分子量片段的克隆。大量培养细菌提取质粒,用双酶切、连接荧光接头的方法制备不同大小的带有荧光的标准分子量片段,混合,纯化,最终获得标准分子量片段混合物(内标)。结果用分子克隆方法制备出具有实用性的标准分子量片段混合物,其单个标准分子量片段大小分别为80bp、124bp、194bp、224bp、254bp、304bp、349bp、399bp、424bp、454bp。并且这些标准分子量片段混合物可以准确地对DNATyper15试剂盒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论应用该方法制备了能满足研究和实验室要求的标准分子量片段混合物,为DNA分子量标准物标准品的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致命性心动过缓大鼠血清代谢特征。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心动过缓-死亡(myocardial ischemia-bradycardia-sudden cardiac death,MI-B-SCD)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死后血清代谢谱,结合代谢组学策略分析血清代谢特征。结果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轮廓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相比,MI-B-SCD大鼠血清赖氨酸、鸟氨酸、嘌呤、丝氨酸、丙氨酸、尿素、乳酸含量明显升高;琥珀酸、棕榈酸、酮己二酸、甘油醛、己烯二酸、辛二酸含量明显下降,其中多种差异代谢物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显著改变,赖氨酸与嘌呤有较高的诊断MI-B-SCD价值,可望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甲基苯丙胺(MA)的毒性作用与多巴胺系统有密切关系,而大量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一种有效的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本文综述GD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功能机制及用于治疗MA依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标准条件下获取腭皱的数字图像,对腭皱信息都进行采集、降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等处理,运用Matlab软件研制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系统,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从匹配结果来看,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为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7.
Short tandem repeat (STR) profiling is one of the mostly used systems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STR profiling is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which potentially leads to delays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LGC (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 UK) Forensics has developed a robust STR profiling platform called the ParaDNA® Intelligence Test System which can provide early tactical intelligence and aid investigators in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on sample prioritization for detection. Here, we validated the ParaDNA intelligence test for its application in forensic cases using a range of mock evidence items following guidelines set by the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DNA Analysis Methods (SWGDAM). Specifically, we tested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araDNA intelligence test, as well as the success rates for detecting mock samples and for use in case scenario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aDNA intelligence test generates useful DNA profiles, especially for samples such as blood, saliva, and semen that contain ample DNA, indicating the benefits of including ParaDNA as a prior step in forensic STR profiling pipelines.  相似文献   
68.
At the time of this writing, Android devices are widely used, and many studies considering methods of forensic acquisition of data from Android devices have been conducted. Similarly, a diverse collection of smartphone forensic tools has also been introduced. However, studies conducted thus far do not normally guarantee data integrity required for digital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Therefore, this work uses a previously proposed method of Android device acquisition utilizing ‘Recovery Mode’. This work evaluates Android Recovery Mode variables that potentially compromise data integrity at the time of data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conducted analysis, an Android data acquisition tool that ensures the integrity of acquired data is developed, which is demonstrated in a case study to test tool's ability to preserve data integrity.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选择颈椎CT片上的特征指标,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探讨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名被检查者颈椎CT片各1张,70名被检查者不同次颈椎CT影像片各2张。选择并测量颈椎CT片上的13项指标值,分别计算被检查者随机分组后相同测量指标的组间差值,以及同一人不同次测量指标间的差值,运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项指标的一元回归方程和多项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盲测检验。结果建立的13个一元方程中同一认定的准确率在69.0%~90.4%之间;建立的4个多元回归方程的准确率在90.4%~96.7%之间,盲测准确率为100%。结论本文在CT片上选择的13项特征指标可以用于同一认定,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多元指标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耳廓观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提出利用耳廓特征识别点进行个体同一认定的研究方法,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对视频图片中的个体进行同一认定,提供一种科学、准确、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9岁至22岁的汉族成人拍摄耳廓侧位图像,选取148人照片中的相应指标进行观测,数据收集,经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各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出各指标识别能力及两批照片各指标之间的差值,最终得出各指标差值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10项观测指标经统计检验分析,最终保留6项指标,重复测量结果稳定。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差不大,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通过制定6项观测指标差值的参考范围,确定指标是否同一,最终认定照片中耳廓是否属于同一个体的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