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1.
说说“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提法经常被人说起,这就是“以人为本”。办企业的人说,要以人为本,不能见物不见人;学校的领导说,要以人为本,不能只重分数不重人。负责科研工作的人强调,要上新项目、出新成果,靠的是以人为本。有人在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城市的步行街只供人走路,而不为行人提供休息的方便,说这是不以人为本。就连一些宣传产品性能的广告,也以“以人为本”招徕顾客。以上所举极不完全,但从中已可看出一种趋向:重视人和为了人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种…  相似文献   
12.
<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原则和行为要求,现在已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参与学习和研究。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原则和行为要求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马克思,这一点似乎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还是由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句听得很多也很熟的老话。但从发展历史的有关情况看,这"发展"二字有时却反映出完全不同以至相互对立的状态,一些与发展完全无涉甚至引向倒退的货色也打着"发展"的旗号愚弄和欺骗群众。"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语,是在  相似文献   
14.
<正>这里所说的两个"剩余",指的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以及"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这样的观点,理论界不会感到陌生;但如果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整体意义上去把握,在真正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共同走向的基础上,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意义,那就还有许多理论问题要澄清了。  相似文献   
15.
<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6)这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原则中的最后一条。恩格斯把这个提纲称为"科学世界观的天才萌芽"。这第十一条应该就是科学世界观的核心所在,因为其中所论及的是如何观世界,亦即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世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涉及对世界的态度和方法。解释世界可以不改变世界或改变不了世界,而改变世界则必须解释世界并且要解释得正确。正是在能否以及如何正确地解释世界从而改变世界的问题上,可以区分出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像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样的根本区别,也可以在此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正>恩格斯在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的同时,又肯定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在,恩格斯这两个说法经常被人分别引用和传扬,说明接受的人越来越多,但对其中所深含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间的哲学联系,也就是唯物史观是如何说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则往往不是语焉不详,便是歧见丛生。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上一篇《劳动二重性是切入剩余价值哲学的要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一文中所说的切入要点,意思就是"入门"。强调这一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劳动二重性虽属政治经济学课本的必读内容,但在全面理解,尤其在日常应用中却相当生疏,以致不但影响对这一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剩余价值哲学的把握难以准确和全面,甚至不得要领。至于作为剩余价值哲学基础的异化劳动概念,同样也因此而存在不少模糊和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本期《研究“二分问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指向》一文中,郝孚逸编审认为,研究“二分问题”是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概念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约束”的矛盾、也就是人的社会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矛盾,演化成分工与分配的矛盾,找到了一条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有关“狼图腾”的争议,是因一本名叫《狼图腾》的书而生的。对于该书及其争议,我在一篇题为《自然·文化·人性与社会历史观——兼谈“狼文化”以及有关它的争议》(见《上海文化》2005年第6期)的文章中,已经详加论述,毋须再赘。这里要着重说的,是对“图腾”这种原始文化现象所持有的两种不同甚至完全对立,但又都是非科学的思想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图腾尤其是狼图腾,不仅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之,而且绵延不绝,直至当今乃至未来,都应该世代崇奉。另一种看法则大不以为然,不仅反对狼的图腾崇拜,而且压根儿否定有过狼图腾,就连对是否存在过图腾现象…  相似文献   
20.
动物拟人化的现象历史悠久,其在人性化的表现上也有不同,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一篇题为<拟人化中人性化的亮度和误区>(<长江日报>2006年3月29日)的短文中略加论及.但有一个理论观点尚未涉及到,即拟人化的方式问题.有人认为动物的拟人化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工具型"存在方式,二是"拟实型"存在方式.前者以人为本体,后者则以动物自身为本体;这两者在人性化的表现上各有不同,其不同点则来自不同的本体地位:一是借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人性,一是突出动物性并以此取代人性.这种关于两种存在方式的看法和当前有关"狼"、"獒"的争论关系密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