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6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GC-MS检验氯胺酮制毒原料羟亚胺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亚胺(Hydroxyli mine),化学名:1-羟基环戊基-邻氯苯基-N-甲亚胺,英文名:1-[(2-chloro-phenyl)(methyli mino)methyl]cyclopentanol,分子式:C13H16Cl NO,分子量:237。结构式见图1。常见形式为盐酸羟亚胺,纯品为乳白色或白色粉末,熔点:175℃~185℃。工业用盐酸羟亚胺为咖啡色结晶粉末状。  相似文献   
42.
罗芳 《刑事技术》2011,(1):16-18
目的研究尿液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吗啡、海洛因的检验方法;方法时间编程和串联质谱技术联合分析;结果分析时间被划分成4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按照目标物的结构和性质确定母离子和碰撞诱导电压得到相应的子离子碎片信息;结论串联质谱和时间编程的联合分析不仅能有效的排除体内大量内源物的干扰并能同时分析多种物质,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检案中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43.
氯胺酮滥用的毛发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毛发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并探索氯胺酮进入毛发的机理。方法通过建立豚鼠连续给药(不同剂量)实验模型获取阳性头发和采集氯胺酮滥用者头发,经处理后用GC/MSscan和SIM法分析,以鉴别、确认毛发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结果豚鼠毛发中氯胺酮的质量分数与给药剂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毛发中氯胺酮质量分数依白色、棕色、黑色毛发顺序随毛发中黑色素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豚鼠毛发中氯胺酮与代谢物NK质量分数之比为2.33~12.94,仅在高剂量组的豚鼠毛发中才检测到DHNK,其质量分数与NK接近。15名氯胺酮滥用者黑色头发中均检出原体和代谢物NK,但DHNK少见。豚鼠毛发中代谢物相对质量分数明显高于人。结论本实验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药物进入毛发代谢过程与药物和黑色素亲和力以及药物的亲脂性密切相关这一规律,但人和动物在药物代谢及进入毛发的难易程度上存在差异。本方法可以用于法庭毒物分析领域头发中氯胺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44.
Liu L  Wei ZW  Jia J  Wang YJ 《法医学杂志》2010,26(5):357-360
目的研究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家兔以氯胺酮0.15g/kg剂量灌胃,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和尿液,血清和尿液中氯胺酮及代谢物用GC-MS法定性、GC-NPD法定量检测,WinNorLin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全程记录实验动物主要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氯胺酮和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ρt=121.760e-0.025t+0.980e-0.002t+4.579 e-0.021t,去甲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ρt=640.919 e-0.03t+1.023 e-0.001t+9.784 e-0.031t。血液中氯胺酮质量浓度达峰时间为(40.950±12.098)min,血峰质量浓度为(9.015±1.344)μg/mL,消除半衰期为(430.370±28.436)min。给药后30~240 min内氯胺酮在血清和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之间具有动态平衡的中度相关性。家兔给药后30min出现中毒症状,120min后渐恢复正常。结论建立的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  相似文献   
45.
生物检材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 LL  Liao LC  Wang ZL 《法医学杂志》2005,21(2):i005-i007
近年来氯胺酮的滥用越来越普遍,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越来越重要。氯胺酮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主要有去甲氯胺酮、脱氢去甲氯胺酮等。目前,常用的生物检材有血液、尿液、毛发等。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本文参考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生物检材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为法医毒物分析等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血中氯胺酮的液/液提取及毛细管电泳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液-液提取技术对血中氯胺酮进行萃取,以安定为内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检测, 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较高,最小检测限可达30ng/mL。并通过实验兔的中毒实验,对中 毒兔的血检材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对检测氯胺酮中毒兔血准确、灵敏,可用于氯胺酮吸 毒的认定。  相似文献   
47.
报道了盐酸氯胺酮(Ketaminihydrochloridum)中毒致死一例.经尸检和毒物分析,证实为氯胺酮中毒致死.死者血液经气相色谱法定量结果为9lμg/lml血,使用斯-奥氏法提取其回收率为92%~96%.  相似文献   
48.
《警察技术》2008,(5):76-76
检测原理与结果的判断 本检测板利用免疫竞争法的原理,来检测尿液、血液等样本中的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取待测样品120μL加入加样孔中,5分钟内观察结果。当样本中不含有氯胺酮及其代谢物时,由于毛细管作用,胶体金-抗氯胺酮单克隆抗体结合物将沿硝酸纤维薄膜向上移动,与氯胺酮-BSA相结合,在检测线(T线)位置呈现一条紫红色的肉眼可见的条带,即为阴性结果;当样本中含有氯胺酮及其代谢物时,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将与硝酸纤维薄膜上的氯胺酮-BSA相互竞争与胶体金标记的抗氯胺酮单克隆抗体结合,  相似文献   
49.
氯胺酮致小鼠产生类精神分裂症的行为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氯胺酮单次或连续给药后小鼠所产生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进行观察.以评价不同剂量氯胺酮造模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氯胺酮小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大剂量(100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7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单次注射氯胺酮后,大剂量组小鼠有明显的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P〈0.01);连续注射7d氯胺酮后,中剂量组小鼠出现了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P〈0.05),大剂量组小鼠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次或连续注射氯胺酮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且大剂量时症状更为显著.连续注射后症状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再分布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室温组24只、冷藏组18只)和1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灌胃,45min后缺氧处死,分别置于室温(24℃)和冷藏(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12、24、48h)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组织器官样品为空白对照。血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大鼠死后48h内随着死亡时间延长,心血、肺、肝中氯胺酮的浓度呈升高趋势(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P〈0.05),外周血、心肌和脑中氯胺酮的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冷藏条件下,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心肌外,各样本浓度均低于相应时段室温条件保存的样本。结论氯胺酮在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温度对大鼠死后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