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出入境管理事权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出入境管理虽然是公安行政管理的一部分,但它实质上是一种涉外事务,属于中央事权。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出入境管理立法的统一性、出入境管理法律具有刚性约束力以及出入境管理事权行使的集权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 WTO,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出入境管理工作要努力实现服务型管理的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服务 ;应全面完善出入境管理的立法工作 ,提高出入境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同步管理运行机制 ;要深化体制改革 ,有效发挥“32 1模式”系统工程作用 ,建立“法定不准出入境人员通报备案制度”,并形成网络化管理 ;要坚持严格管理与严厉打击相结合的方针 ,有效遏制危害出入境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3.
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际移民法为立足点。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我国出入境管理领域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分别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探讨了依法解决签证管理、国籍管理、涉外婚姻、涉外收养等问题的措施与途径;对香港、澳门即将回归中央政府管辖后的港澳台胞与内地居民出入境管理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同时构想了21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宏观模式,并按此模式对建立我国移民法体系、设置新型的执法机构、以及依法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举措的可行性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起草新的出入境管理法。新法拟采取授权立法的形式规范我国的签证制度。正如新的出入境管理法是在总结我国有关外国人、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当今国际上有关移民管理有益的做法一样,我国新的签证制度必将走类似的道路。就西方主要国家签证制度的特点逐一进行剖析,以期对我国签证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天津人大》2010,(1):19-19
1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在迎宾馆会见了来津进行出入境管理立法调研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等一行。  相似文献   

6.
政策     
招聘信息将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日本加强出入境管理;英将推28项立法计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入世 ,参与国际经贸大循环 ,必然伴随中外出入境人数的大量增多 ;就业于服务行业和旅游的人数在全部出入境人数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入世对我国出入境管理的要求 :强化服务职能 ,提高工作效率 ,为出入境人员提供质优高效服务 ;加强管理控制 ,维护国家主权和出入境秩序。我国出入境管理部门迎接入世对策 :未雨绸缪 ,早做决策 ;修订现行法规 ,建立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的出入境管理法规体系 ;完善管理控制系统 ,提高安全防范效能  相似文献   

8.
新出入境管理法进一步了适应我国对外国人管理的新形势,实现了"统一立法"、建立"管理与服务并重"新理念,将科学技术手段纳入新管理系统,在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为我国居民与来华外国人提供更多便利。在关注新出入境管理法具有的重要意义之余,本文将深入分析新法存在职能重叠、处罚范围不确定、国际合作不到位、执法严重滞后于立法、外国人权益保护规定缺乏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常明胜 《公安研究》2012,(9):47-51,72
摘要现行《刑法》中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规定的立法背景主要是为了遏制我国公民偷渡潮,打击弄虚作假骗取出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件以及出售出入境证件等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非法移民输出国变为既是非法移民输出国又是非法移民输入国,使得目前《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犯罪的几类犯罪规定,从犯罪构成到犯罪种类等方面都与司法实践存在不适应,需要从立法上修改《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的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10.
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及申根国家之一,我们对于其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从德国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入手,重点研究了德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的法律基础、机构设置和检查模式,并从这三方面探讨改进和完善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的三项措施:进一步完善出入境边防检查法律法规;改革我国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口岸查控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1.
公民出入境管理模式存在管制型和自由型两种。管制型出入境管理模式以维护阶级统治为目的,对公民出入境活动实行严格管制;自由型出入境管理模式以保障公民出入境自由权为目的,主张公民享有自由出入境的权利。我国现代出入境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是从管制型向自由型出入境管理模式逐步转变的过程。我国目前已经处在自由型出入境管理模式之中,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出入境管理工作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移民大国,其百余年的出入境管理经验很值得中国借鉴。针对中国国情,应进一步完善出入境管理法,早日出台中国移民法;改革现有的出入境管理机构,逐步建立中国移民局;建立出入境管理信息网络,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际出入境是指中国公民在两岸三地之间旅行与居留的行为。由于港澳台地区的高度自治性,两岸三地各自拥有较为独立的出入境管制权和不同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及出入境管理体制,因此在中国区际出入境管理中必然存在着不协调和漏洞。建立一体化的中国区际出入境管理运行机制,即能够顺利衔接的区际出入境管理制度、能够对接的区际出入境管理体制和能够即时沟通的工作平台等,将保障中国公民区际旅行与居留的合法权利,并有效维护我国的出入境安全和区际出入境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技术移民法是指中国调整海外人才迁徙的法律规范总称。基于中国在国际移民和引进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行调整引进海外人才法律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和依法治国宪法规定的要求等三方面原因,中国有必要进行技术移民法立法。积极思考现实中一些对我国技术移民法立法的忧虑,有助于尽快从讨论是否需要技术移民法的阶段,发展到论证需要什么样和怎样制定适合中国情况技术移民法的阶段。制定技术移民法是要通过便利海外人才出入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这是论证技术移民法立法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公安出入境管理具有明显的国家事权的特征,但其实质上具有更多的行政权力内容。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倾斜等原因,我国各行政区的出入境口岸数量和出入境业务量差异极大,在依照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和安排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制度大相径庭。目前,我国地方行政区存在着六种不同类型的公安出入境管理模式,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中国公民出入境管制、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入出境管制及居留管理等四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公安出入境管理模式有利于当地出入境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行政效益的增长,并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区域冲突,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管理失衡,因此有必要进行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笔迹鉴别在出入境证件识别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可疑人员的笔迹,如留在护照上的签名,以及海关申报单、健康申明卡、出入境登记卡上的笔迹,通过对比,鉴别其是否是持证人。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偷渡已成为上海港口岸偷渡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集装箱偷渡的现状、特点、规律和成因进行理论分析,为切实维护上海口岸的正常出入境秩序,应抓住源头、办案、调研、管理、宣传和立法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十八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的号召下,一场旨在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思想的改革大潮在全国拉开了序幕。基于此背景,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出境入境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服务行政理念予以确认。本文通过对新旧出入境法在立法理念、具体内容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出新法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改进,为新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进一步实施及完善提供有益的探索,以进一步维护国家安全、服务社会经济以及提升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出入境口岸地区因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导致了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的爆发。大量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的爆发和更多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隐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出入境口岸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应从归纳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的概念出发,总结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的特点,剖析预防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性,最终提出出入境口岸突发事件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公民因私出境探亲、留学、定居和从事商务等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与此同时,从事出入境中介活动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和加强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有关部门对出入境中介机构进行了资格认定,批准了一些机构从事一定范围的出入境中介活动,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有些单位及个人为牟取经济利益,非法设立出入境中介机构,非法从事出入境中介活动;有的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编造、倒卖假证明材料,甚至与非法移民团伙勾结,变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