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注意状态对视敏度相关视觉信息刺激所产生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成分的影响,为法医临床学视觉客观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视敏度图标作为视觉信息刺激范式,以15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嘱其在视觉刺激注意状态下对视敏度图标进行计数,在视觉刺激非注意状态下认真收听有声故事并在实验结束后回答故事相关问题,应用32导ERP系统记录两种不同注意状态下受试者ERP结果。结果在两种注意状态下,阈上视敏度图标均引出了P_1和P_(300)成分,但阈下刺激图标只引出P_1成分,未引出P_(300)波形;在阈上图标所引出的ERP波形中,视觉刺激注意时的P_1、P_(300)振幅高于非注意时P_1、P_(300)振幅。结论注意状态影响视敏度检测,P_(300)成分也可以用于视觉刺激非注意状态下阈上及阈下视敏度水平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眼损伤后不同空间频率下阈刺激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相关指标与视敏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钝性眼外伤病例81眼以及正常对照眼(199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产生视觉诱发电位波,记录各阈刺激时P100潜伏时与波幅。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检测结果,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回归方程用以推算视敏度;各组阈刺激时PRVEP P100潜伏时(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结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定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蓝/黄颜色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人等亮度蓝/黄颜色刺激电生理反应及其头皮分布,探讨大脑处理蓝/黄颜色视觉信息的特征及其法医学价值。方法对20名正常人(40只眼)进行等亮度蓝/黄颜色刺激,同时记录其脑电反应。结果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早期成分显示:与蓝色靶刺激相比,黄色靶刺激引起广泛脑区N1和P2潜伏期显著缩短;此外,黄色靶刺激较蓝色靶刺激诱发出较大N1及P2,且P2振幅右半球优势效应显著。ERP晚期成分显示:与早期成分相似,与黄色靶刺激对比,蓝色靶刺激引起广泛脑区N2和P3潜伏期显著延长,以及较小的N2和P3,同时,P3表现出显著的左半球优势效应。结论以上ERP结果提示,等亮度模式下,大脑对黄色反应更敏感,黄色刺激不仅引起ERP早期成分N1和P2潜伏期的缩短及振幅的升高,同时还引起ERP晚期成分N2和P3潜伏期缩短及振幅升高。颜色ERP可能在未来法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鉴定实践中发挥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Li QQ  Liu XQ  Chen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2):91-3, 10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中的价值。方法以进行精神伤残评定的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精神伤残评定的同时采用视觉P300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行为学表现数据及P300潜伏期、波幅等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和颅脑损伤程度组之间差异。结果纳入272例被试,其中13例(4.8%)未能有效完成测试,51例(18.8%)图谱无法识别,2例因按键缺失导致行为学数据未能采集,205例为7级以上精神伤残者。靶刺激和标准刺激平均反应时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组之间具有差异,但区分度并不明显。F4、C4、P4位点不同伤残等级之间P300波幅有差异外,其他各指标在各组之间无差异;ERP异常程度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之间的构成比无差异。结论 ERP检查主要适用于轻度精神伤残者,当前检测结果尚不能成为有效划分精神伤残等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ERP)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联合应用在法医学上的意义。方法 纯音测听结果可信86耳,分为听力正常组62耳,听力障碍组24耳。40Hz AERP用短纯音,刺激频率0.5kHz、1kHz、2kHz、4kHz。20耳进行自然睡眠及清醒两种状态下反应阈测定。ABR用短声(Click)。结果 86耳40Hz AERP引出率为97.67%,ABR为95.35%。听力正常组及听力障碍组40Hz AERP反应阈均较纯音测听气导主观听阈高,在不同的频率二者差值不同,两组差值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四个频率40Hz AERP和ABR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回归方程的r,前者分别为0.90、0.89、0.78、0.79,后者分别为0.54、0.58、0.60、0.83。自然睡眠状态Pa-Na波的波幅明显降低,反应阈值提高。用听力障碍组反应阈代入四个回归方程,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差值小于20dB。结论 40Hz AERP可以客观反映言语频率范围(0.5~2kHz)的听觉状况,ABR可以客观评定高频范围的听阈;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用40Hz AERP和ABR反应阈客观评定听力状况;联合应用40Hz AERP和ABR可以提高客观评定听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眼损伤者对比度视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选取本中心行法医临床学鉴定的60例眼损伤者,根据最佳矫正视力分为0.2~0.3(A组)、0.3~0.5(B组)、≥0.5(C组)三组。分别观察100%、25%、10%对比度条件下的对比度视诱发电位波的振幅及潜伏期变化特征,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相同对比度时,P_(100)波振幅随刺激视角的减小而降低;(2)相同刺激视角时,P_(100)波振幅随对比度降低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00%、25%对比度时,相同刺激视角(100%7′视角除外),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随视力提高,P_(100)波振幅增高(P0.05);10%对比度15′刺激视角,P_(100)波振幅随视力提高而增高(P0.05);(4)相同对比度下,相同刺激视角时,P_(100)波潜伏期随视力提高而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刺激视角时,随对比度降低,P_(100)波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度视诱发电位有望成为评估对比度视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正常眼不同视野区域的mfVEP波形特征及实验性暗区对结果的影响,探讨mfVEP用于客观评定视野的可行性。方法以正常青年男性51眼为实验对象,应用四通道mfVEP记录系统进行mfVEP检测,30眼行实验性暗区测试。统计组合反应波振幅、峰时及振幅密度的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刺激野遮盖前、后mfVEP振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眼mfVEP各位点均能引出较明确的VEP波:其中鼻下、颞下象限组合反应波振幅密度(8.68±3.67、7.84±3.32nV/deg2)较鼻上、颞上象限(5.55±2.22、5.08±1.85nV/deg2)大;反应波从黄斑中心凹向周边逐渐降低(240.36±96.60nV/deg2~1.83±0.73nV/deg2)。遮盖颞下象限及外周3个环刺激野造成形成实验性暗区时,对应区域mfVEP组合反应波多数呈熄灭型(70%及80%);而遮盖鼻下方某两个位点时,对应区域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 mfVEP能较准确、客观反映视野不同区域的视功能差异,有望成为法医学客观视野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Liu YQ  Zhang LL  Zhao XH  Liu ZL  Mei ZH 《法医学杂志》2007,23(2):108-109,11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的P300成分与智商的关系。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查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全量表测定智商,另外用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也进行P300的检查。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病例组P300的潜伏期与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5、-0.344,均P<0.05)。结论ERP是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间频率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R-A)检查在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眼共40只眼(矫正视力均≥4.9),分别测试行为视力(主观视力)及SPVER-A(客观视力),将客观视力、主观视力的数值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1)40只眼SPVER-A得出的客观视力的均值(x—)4.96,标准差(s)0.08,变异系数(CV)0.02;(2)40只眼的SPVER-A的客观视力(Visus值)与主观视力值的相关性(r=0.7097);(3)40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均等于或低于主观视力数值。其中差值≤0.1者为39只眼,达到了97.5%,只有一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与主观视力数值差值大于0.1。结论在正常眼人群中,SPVER-A所得客观视力与主观视力值有良好的相关性,是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极具潜力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法医学杂志》2017,(2):125-12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ttentional conditions on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components generated by the visual information stimuli related to visual acuit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forensic visual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 With visual acuity optotypes as normal form of visual information stimuli, 15 volunteer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supposed to account the visual acuity optotypes under the attentional condition of visual stimuli. Furthermore, the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listen to the storytelling carefully under the non-attentional condition of visual stimuli,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they needed to answer the story-related questions. All the EEG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attentional conditions from the subjects were recorded by 32 channel ERP system. Results: Under two attentional conditions, P1 and P300 components were evoked by the visual acuity optotypes on supra-threshold and threshold visual acuity levels, while only P1 component were evoked by the visual acuity optotypes on sub-threshold levels. In the ERP waveforms evoked by the visual acuity optotypes on supra-threshold, P1 and P300 amplitudes under attentional condition were larger than that under non-attentional condition. Conclusion: Attentional conditions can influence the detection of visual acuity. P300 componen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visual acuity levels with supra-threshold and subthreshold under non-attentional condition. © 2017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0个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位点在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87名鄂温克族健康无关个体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对样本的30个InDel位点进行复合扩增并分型,运用优化的Power Stats v1.2软件对各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遗传学参数的计算,并采用SNPAnalyzer v2.0软件检验各位点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基于30个InDel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探讨鄂温克族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结果 30个InDel位点经校正检验后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两两配对的InDel位点之间处于连锁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鄂温克族与河南汉族和北京汉族的遗传关系较近,与欧洲和墨西哥地区的族群较远。结论 30个InDel位点在内蒙古鄂温克族人群中具有相对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作为STR检测体系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者凶杀行为特征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因素。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并比较经司法鉴定为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n=110)与具有凶杀行为的无精神病者(n=70)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作案行为特征、刑事责任能力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无精神病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等疾病相关因素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攻击行为史、作案先兆、诱因、预谋、作案动机、作案对象、环境辨认、自我保护等一些与案情有关的特点上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刑事责任能力与案发前思维障碍、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动机、预谋、自我保护性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为提高对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相关精神病理因素及作案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致命性心动过缓大鼠血清代谢特征。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心动过缓-死亡(myocardial ischemia-bradycardia-sudden cardiac death,MI-B-SCD)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死后血清代谢谱,结合代谢组学策略分析血清代谢特征。结果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轮廓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相比,MI-B-SCD大鼠血清赖氨酸、鸟氨酸、嘌呤、丝氨酸、丙氨酸、尿素、乳酸含量明显升高;琥珀酸、棕榈酸、酮己二酸、甘油醛、己烯二酸、辛二酸含量明显下降,其中多种差异代谢物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显著改变,赖氨酸与嘌呤有较高的诊断MI-B-SCD价值,可望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接扩增法对软骨STR检验的有效性,以提高灾难受害者身源鉴定工作效率。方法采用Power Plex~21试剂盒对88份软骨进行直接扩增法检验,同步进行磁珠法比较分型结果。结果 88份软骨检材中,直接扩增法与磁珠法均成功检出84份检材的STR基因型,两者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ower Plex~21试剂盒直接扩增法可以应用于软骨STR分型检验,且操作简便、快速,在重大灾难事故身源鉴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鼠死后肌肉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肉类食品腐败程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探讨EC作为尸体肌肉腐败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该法用于PMI推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保存在28℃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用去离子水制成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肌肉浸渍液,并测量所得浸渍液的EC值和TVB-N含量。分析EC(x_1)与TVB-N(x_2)的相关性,建立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两指标与PMI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两指标与PMI(y)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肌肉浸渍液EC、TVB-N随PMI的变化曲线走势基本相同;EC与TVB-N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为x_2=0.14 x1-164.91(R~2=0.982);EC、TVB-N与PMI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9.38 x_1~3-370.68 x_1~2+2 526.03 x1-717.06(R~2=0.994),y=2.56 x_2~3-48.39 x_2~2+330.60 x_2-255.04(R2=0.997)。结论大鼠死后肌肉EC与TVB-N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反映尸体肌肉腐败程度的指标,为腐败尸体PMI推断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肌肉挫伤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1A m RNA、MT2A m RNA的时序性表达。方法 54只SD大鼠被分成挫伤组(挫伤后0.5、1、6、12、18、24、30和36 h组各6只)和对照组(6只)。所有总RNA均取自大鼠的骨骼肌。利用SYBR GreenⅠ法进行RT-q PCR检测大鼠挫伤骨骼肌中MT1A m RNA、MT2A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1A m RNA、MT2A m RNA在损伤后的变化趋势与损伤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除了挫伤后0.5 h组外,其余各组MT1A m RNA、MT2A m 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 h、6 h、12 h、18 h MT1A m RNA和MT2A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8 h时达到了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39.41±15.20)倍和(717.42±50.76)倍;损伤后24 h时两者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损伤后30 h再次上升,随后下降。结论 MT1A m RNA、MT2A m RNA可能对损伤时间推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用于预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某精神卫生专科机构2009年9月在院的918例住院患者采用MOAS进行评估,并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严重攻击行为。通过SPSS 21.0分析采用MOAS评估预测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结果 (1)与未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相比,2年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其MOAS评分中言语攻击、财物攻击、身体攻击和加权总分存在差异(P0.05);(2)MOAS中的言语攻击评分,与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的严重攻击行为相关(P0.05);(3)通过MOAS各项评分预测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出现严重攻击行为时,言语攻击、体力攻击及加权总分三项评分存在一定的价值(P0.05)。结论 MOAS评分用于预测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2年内发生的严重攻击行为时,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肯定亲权关系的案件,探索STR基因座的突变规律。方法采用Goldeneye 20A试剂盒对20723例肯定亲权关系的案件筛选等位基因突变事件,统计各基因座的突变率和突变等位基因的来源、片段大小、突变步数及重复单位的增加或减少情况,分析突变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 19个STR基因座共发现548例突变,观察到557个突变事件,基因座的突变率为0.07‰~2.23‰。父系突变与母系突变的比例为3.06∶1。突变以一步突变为主,增加与减少重复单位的情况相当;二步以上(含二步)突变更易出现重复单位减少。突变主要发生于中等位基因,重复单位增减比例相当,长等位基因突变中重复单位减少显著多于增加。父系突变出现重复单位增加与减少的比例相当,母系突变重复单位减少较增加多见。结论各基因座的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出现1~2个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时,应当加测其他检测系统,并结合突变基因座的信息计算PI值,以进一步明确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