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权利本位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对契约精神本质的思考,能够帮助其在对契约具备相当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之后,从感性完成,从认识契约、认可契约、应用契约最后达到崇尚契约的阶段性发展周期,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契约精神是一种生活道德、商业道德,更是一种守法精神。契约精神存在于东西方亘久,期间虽有所差异,但更多趋同。在人类文明史上,契约精神为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契约精神的意义更不可低估。契约精神含义及现代的解读契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契约精神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只不过是基于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文化,而模糊了这种契约精神的存在,但是从其基本内核来追寻的话,时刻都会追寻到契约精神的影子。如社  相似文献   

3.
契约精神是行政合同的本质精神。行政合同在充分体现“平等,自由,对价,合意”这四大契约本质的同时,借鉴并运用了其他一些经典的契约制度。行政合同中的契约精神对于限制行政权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工在劳资关系中受制于权利不对称,原因在于市场非人格化强制所造成的民工弱势地位和缺乏组织化,同时也在于第三方对劳动契约监督不力;而缺乏契约精神和契约意识则是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也是制约我国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本因素。党和政府在监督劳动契约的执行以及倡导契约精神、唤醒契约意识等方面应承担起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基于契约关系产生的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传承中国传统社会契约精神的同时,新时代契约精神的培育创新,可着力从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权责意识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有必要看到在这个经济体制中内涵的契约精神,它是现实生活中契约关系的反映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说明当代契约关系及契约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根据,揭示法律意识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契约精神中的法律意识及特征。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表征是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相生相长、共生共荣。契约精神是基于契约关系的一般要求而焕发出的平等自由精神和尚法、守信品格。"和谐"与"契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两者皆立基于人们之间利利相生的合意。契约精神蕴涵的平等自由理念、法律信用机制对重塑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价值:平等自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8.
侯菁如 《前沿》2011,(22):76-78
契约精神来源于社会现实,又反作用于社会,对行政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契约精神除了影响行政契约、行政指导、行政和解、行政协调等行政活动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力(利)义务,部分改变传统的行政强制性公权力的效力及其内容之外,其在行政法中的影响应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公民应当养成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属于伦理范畴,吸纳的是契约所具有的合意、权责、诚信等因素。从属性和身份两个方面可以识别出大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大学生与高校、任课教师、事务管理者、其他学生形成了四类关系,每类关系中都蕴含着契约精神。从体系上设计大学生契约精神实际上是以这四类关系为基础,并以诚信、权利和义务、自由、平等为要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深入研究契约精神在中国和西方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唤醒深藏于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敬畏,对于推动当下大批中国企业的合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契约精神虽被认为是西方社会的主流精神,但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也不难发现契约精神以各种形态存在,并且在约束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之西方社会,古代中国的契约精神更多地具有传统文化中"信"和"礼"的属性。在儒家思想中,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1.
来凡凡 《前沿》2014,(15):77-78
契约精神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契约精神打破了传统中国建立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人伦社会,其现代性意义不仅在于它以经济契约手段和法律契约形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公共精神”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分离的现代公民社会,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契约精神不仅蕴藏着自由合意、权责对等、互助公益等方面的内涵,而且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具有法律和道德所不具备的特点与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钟祥财 《传承》2012,(5):88-90
契约是制度,也是文化。契约社会的建立是一个由意识、制度、精神到文化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契约不仅有法律的约束力,而且有当事人的合意;不仅有道德的维度,而且有相应的操作性和扩展性。对重塑上海城市文化而言,近代的契约精神是一份家底,一笔财富,它解释了这座城市曾经繁荣的原因,也给出了未来追求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内涵与理念,论述了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契约精神的文明成果对我国政府树立正确、科学的行政价值观与实现政府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为警界预备人才的公安院校学生,其在校期间养成的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将对日后的执法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借助调查问卷和地方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法律素养的评价,我们能够了解到公安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培养的现状,阐明其中的原因可以为公安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陆晓芳 《前沿》2008,(7):110-112
本文从高度发达的契约观念是辩诉交易的文化基础为出发点,介绍了辩诉交易制度中契约观的内容,简析了契约现在辩诉交易中的独特功能,并就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中的我国契约观改造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契约一直是人们关注个人与国家、政府之间关系的一种视角。从古代契约的创建到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的繁荣,再到现代契约理论对传统的承继与超越,社会契约理论一直在诠释国家的起源,政治权威的形成和政治义务的产生、政府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然而它遭受的质疑和打击也一直伴随这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质疑声,站在现代的角度我们继续反思社会契约究竟贫困在何处,解救社会契约的真正路径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建构诚信和契约社会是建构公民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人的交往关系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的能力充分发展和发挥的现实基础、自由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必须面向现代、面向全球,借鉴西方诚信文化和契约文明的精髓,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强化制度伦理和民主法制建设,优化伸张诚信、弘扬契约精神的法治环境,完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控机制,培育人们诚信与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使命型契约:社会个体对政党的主义与价值特别是政党使命高度认同,自愿加入政党,把自己的权利乃至生命让渡给组织,承诺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为政党使命的实现不懈奋斗。形势的复杂严峻与使命的光荣艰巨是使命型契约订立的两大基础性背景因素。意识形态的引领性、契约内容的义务性、契约关系的权威—服从性、契约履行的风险性、契约违反的强惩戒性是使命型契约的特点。这种使命型契约发挥着思想的向心凝聚、决策的有效执行、群众的带动引领作用。今天要更好发挥使命型契约的作用,契约设定的使命蓝图就必须与现实有效对接,契约明确宣示的指导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契约就必须规定更严格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更严格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的社会和市场,必然是以法治原则和契约精神为前提的,越是尊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其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其社会发展也就越有秩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