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知识分子"是相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而言的一个新概念。葛兰西通过区分有机知识分子和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功能,对"有机知识分子"进行理论阐释,构建了政党、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文化领导权的政治讨论框架。葛兰西倡导无产阶级应通过文化领导权获得和强化无产阶级统治,将无产阶级思想渗透到民众的日常行动中,从而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取得主动性。这对于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把握文化话语权及国际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面对时局动荡与思想界的多元碰撞,中国共产党为了取得文化领导权,对各类知识分子进行了"有机化"改造。最终形成了以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为主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文化领导权和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思想界与多元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对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改造经验,重塑当代无产阶级的"新兴知识分子界阶层",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强调文化自身的功能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他提出了"完整国家"的思想,并据此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一个社会文化交往领域和赢得文化领导权的社会空间。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的占有是通过社会中的有机知识分子阶层来实现的。因此,教育和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知识分子自觉地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理论。其中对市民社会的全新阐述,阵地战的说明以及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培养,构成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这一思想出发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的基础之上,并重视文化传播方式和知识分子的作用,进而确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认为有机知识分子必须在教育、宗教、文化、传媒等社会实践领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发挥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有机知识分子这一桥梁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传播到群众的心中,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构建一个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统一的“历史集团”。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承担着重大的文化责任。主要表现在:认同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导向;创新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开发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品的质量提升;促进文化交流,参与全球文化沟通与对话。这些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代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主体,对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负有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教育和改造,有力提升了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知识分子的头脑,遵循了思想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梳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宝贵经验,对于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发挥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具有浓烈的大众色彩,他们有着道德良知,而且注重实践性。我国党外知识分子规模庞大,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大有可为,我们可以借鉴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充分认识党外知识分子的文化功能,他们有助于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主体以及发展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党外知识分子要履行价值引领、为人民服务、理性批判以及投身实践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知识分子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士人政治"形态中形成了"超越"与"介入"的政治文化传统,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压力强化了这种传统,并促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知识分子运用政治力量完成了国家建设所需的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知识分子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并且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共同信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国家建设的领导力量,实现了与农民等其他阶级的联合,最终完成了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思想中颇具特色的部分。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是国家得以建立与存在的真正基础。无产阶级要想取得国家政权就必须首先夺取文化领导权;在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也必须继续行使这种权利。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清末以来知识精英与乡土社会的严重疏离以及文化整合危机,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文化整合方式以重建现代国家的文化与价值共同体;而严峻的民族危机又造成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无力感和自责心理,促使他们把民族救亡和自我救赎的希望寄托于工农大众,此即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思想得以产生的历史大背景。这一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过程的必要环节和应有之义,对中国革命乃至建设事业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影响。不过由于"左"的错误干扰和扭曲,这一思想又逐渐演变成片面的知识分子"工农化"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单向改造与整肃,是需要认真记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和界定因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而存有差异。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又使中国知识分子构成一个问题而存在“知识分子政策”。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队伍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中国知识分子履行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前提条件,而且拥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现实理由和理论背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心历史地转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需要明确自己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切实履行“守护思想、引领时代”的历史使命,为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我们会发现葛兰西重视文化—意识形态在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他的关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治领导权后加强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建设需要发挥文化人的先锋和骨干作用,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己成为乡村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乡村乡土文化的现代因素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踏实工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教育引领。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知识分子理论体系受到广泛质疑的情况下,职业化理论是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嬗变的新路径。在当代中国社会职业化进程中,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因此有了明显的改善,其社会地位也得以稳步上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对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鲜明地凸显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他们在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三个环节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知识分子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没有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工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风尚建设,在普及和提高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分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知识分子还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的积极促进者.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最大的人才群体,加强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培养工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建立人才信息库、为党外知识分子人才成长提供制度平台和社会条件,是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知识分子承担着神圣的文化使命,这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以及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与对话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发展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建国初过渡时期的新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过渡时期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吸引了一大批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回大陆参加新中国建设;激励广大知识分子以满腔的爱国热忱投身于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改革的宏伟事业之中;指引知识分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并实现了向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