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译者角度谈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源语广告的读者;另一方面又担任目的语广告的创造者。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以及目的语国家或地区商品广告法、商标法等的制约,从而引发创造性叛逆。对于广告翻译而言,这种创造性叛逆是以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目的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王伟清 《理论月刊》2004,(9):132-133,158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再创造过程,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虽有共性,但毕竟是少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言结构(linguistic structure)和文化结构(cultural structure)导致翻译的对等只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及国际间商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广告已成为国内外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广告商们不惜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进行广告创意,双关语便是汉英广告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段之一。由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及汉英两种语言中词语意义的不对等,在翻译中再现双关语并非易事。对该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加以评析,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积极的再造过程,一般认为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译品的优劣关键在于译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同时翻译原则的选取也会影响译品的质量。本文依据汉英互译功能对等原则,指出异质文化各有特点,文化间的对等应具有一定的参数,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伴有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5.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学说,它本身就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广告中的商标翻译应力求表达准确,达意。本文指出,商标翻译的准确性不在于是一种一一对应的词意、句意的转换,而是在于把握其不同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在商标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要反映出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者"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过程,以及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过程,这种适应和选择涉及语言、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时,为传达这些词特有的文化内涵,译者至少需要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进行适应、选择与转换,才能产生恰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张磊 《前沿》2011,(24):175-177
广告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翻译需要考虑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弗米尔的"目的论"的观点,强调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语中广告的文化取向策略应该是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我们翻译广告应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的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翻译的广告具有推销能力、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流派的学者对翻译标准提出了不同观点.西方译者重"对等",中国译者重"信",在本质上都是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某种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学者特定的翻译实践对象,只有在特定文本类型中才具有典型意义.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三种,强调译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分析了法律文本的类型、特征,认为不同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9.
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广告语是集经济、文化、宣传、美学为一体的艺术性语言。广告语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体翻译,从审美心理认知角度,广告语的翻译应着重选用仿拟、夸张、元翻译等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美学效应和经济效应的不寻常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化差异的在日常交际中广泛存在,熟悉和重视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译者不能仅凭字面的意思对日常交际中的称呼、招呼、问候、馈赠礼物、致谢、赞美、宴请招待用语来进行翻译,而应该多考虑一下两种文化的内涵差异,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作出最忠实、最自然、最贴切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更是文化扩散的一种方式。通过译作,把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是翻译的目的,也是交流的意义所在。本文着重例举彝文、汉文、英文三个不同文化群体中有关一些反映颜色、称谓、成语、典故等事物的不同表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所构成的困难,意在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操作,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门调解文化冲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和比较英汉"爱情"隐喻的认知共性与认知异性,可知隐喻概念体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及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相关衔接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句群进行剖析,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句群衔接手段的差异,为英汉句群翻译及语篇翻译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便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使译本更符合其目的的语言习惯,发挥译本成功、准确地传达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思想战线》2003,29(6):126-129
以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来解读广告文化中的性别展示,似乎过分夸大了广告文化的建构功能,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广告文化只不过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中性别意识获得参考框架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但是,在一个无法从广告文化中脱身的商业社会里,在性别成为广告创作利用最多的社会资源的背景下,又有谁能忽视广告文化的“性别规训”呢。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其文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故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探讨文化导入的方法及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知识导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彦文  刁洁 《青年论坛》2009,(5):128-129
当前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国际通用语已“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愈演愈烈的英语热中,如何保持清醒头脑,在学习英语和借鉴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并关注世界语言的生态平衡,是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理工科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观念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期为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数。研究发现,该类研究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基本上是认可的,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难度很大。绝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解英美文化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但不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性质还持有传统的观念。调查还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中适当运用学习策略持肯定态度,而且他们的学习动机普遍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8.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电影片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翻译的基础,电影片名的不同体现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其在电影片名中的表现,努力探索在进行电影片名翻译时应选择的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适合译入语观众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广告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傅守祥 《思想战线》2003,29(5):54-58
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气质"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都是自然化性别差异观点的直接产物。生物学结构的等级观念支配着包括广告在内的媒介和大众关于性别的话语,看似远离意识形态的商业广告,实际上却代表了包含政治意义的男性霸权文化,广告在性政治层面的暴力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广告的女性形象在隐性强化着两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