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1只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肺炎克雷白氏菌(Klebsiell pneumoniae)混合感染引起急性细菌性败血症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进行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眼观可见心包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肺有萎陷灶和气肿灶,支气管内有较多粘液样物质;肝肿胀、质脆,有小坏死灶;脾肿胀呈败血脾;胃底部有溃疡,肠遗扩张充气,淋巴结红肿.病理组织学检查,内脏器官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发炎、变性坏死和微血栓形成,尤其是脾的急性出血性炎症和淋巴结及胰坏死性炎症更明显,甲状腺上皮细胞萎缩、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眼观病变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雏鸭的各器官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禽流感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雏鸭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后,除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外,主要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理剖检发现胰腺、肝、脾肿大,并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各器官组织呈现出血、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经分析,多器官发生明显的细胞变性、坏死很可能是H5NI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自然感染猪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和病原鉴定后,将确定为生殖-呼吸综合征(PRRS)病猪38头进行病理解剖,观察其病变组织和器官的剖检变化以及在普通光镜、电镜下的病理变化,并对病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计数;同时设8头健康猪进行对照.观察发现,病猪的免疫器官和细胞系统地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其中淋巴结、脾表现出坏死性炎症变化;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或坏死、脱落;病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较健康猪明显减少(P<0.05),且多出现变性和坏死.提示PRRS可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十、肝炎这里所讲的肝炎是包括肝脏的弥漫性、变性及炎症的疾病,也包括肝硬变。在临床上,肝纤维性变与肝炎系同一征候群且病原相同。(一)病原1.传染性肝炎:家畜由病原所致弥漫性肝病罕见。马传贫、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的败血型及钩端螺旋体病均表现有肝的坏死,但在临床上常不显示肝功能障碍,而在尸检时可以看到。有些真菌可引起肝脏有多数肉芽肿病变。马病毒性动脉炎呈现马的肝炎,重病例可引起黄疸。马患病毒性鼻肺炎流产的胎儿的肝脏可见坏死病灶。羊由诺维氏梭菌致传染性坏死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三聚氰胺对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胃、小肠和肝的损伤作用,将3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175、350、700 mg/kg),观察试验小鼠的临床表现,剖检死亡小鼠并取材,观察胃、小肠和肝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48 h内均全部死亡。光镜下可见死亡小鼠胃和小肠的黏膜层弥漫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弥漫性淤血,甚至有片状出血灶,灶内肝细胞坏死。700 mg/kg组小鼠的胃、小肠及肝血管内均可见多个黄色颗粒状结晶体沉着。在透射电镜下,175 mg/kg和35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70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中充满脂滴,线粒体弥漫性固缩。表明,三聚氰胺可引起小鼠胃肠黏膜发生急性弥漫性坏死,肝淤血,肝细胞变性,散在坏死,高浓度的三聚氰胺可在胃、小肠和肝间质中形成结晶体。  相似文献   

6.
观察结果:本病主侵肝脏,病死雏鸡呈现急性变质性肝炎和肝出血性变化,在高度变性的肝细胞内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核内包涵体为本病的特征性变化,具有证病意义。此外,可见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等淋巴器官内淋巴组织坏死,网状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活化增生;肾曲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临床上贫血病例可见骨髓组织中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包涵体内可见腺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7.
用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白银工业污染区绵羊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态观察表明,该地区绵羊有明显的中毒变化,特征为牙的损伤,皮下水肿,全身小动脉壁的玻璃样变,肺漫性肺泡隔炎、支气管与血管周围炎及片状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中毒性肾病、近曲小管上皮内核内包涵体及亚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的超微结构变化是肺I型上皮的变灶和坏死、Ⅱ型上皮增生及肺泡隔胶原形成,肝细胞线粒体变性和肿胀、滑面内质网增生及过氧化物体增多,肾小管上皮内细胞器变性。元素分析发现,中毒羊心、肝、脾、肺、肾、肋骨、四肢骨、牙齿、全血及被毛铅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羊(P<0.05或P<0.01),肝、肾、肺及毛镉含量亦高于正常(P<0.01),主要脏器铅、镉含量达到或超过动物铅、镉中毒的诊断指标。因此认为,白银工业污染引起了绵羊铅、铅镉联合中毒。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1984年在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病理剖检室刻检一例绵羊的心肌梗死,其病理形态变化如下: 眼观 病尸消瘦,可视粘膜蓝紫,皮下和腹部的脂肪组织发生胶冻样水肿。最突出的病变是:心肌色彩变淡,在靠近心尖部的左心室前壁上有一直径约2厘米的梗死灶。梗死灶表面呈灰红色肿胀,边缘不齐。切开心壁可见梗死病变损及全部心肌及部分心室间隔。心内外膜尚无明显坏死变化。肺脏瘀血、水肿、肝脏和肾脏轻度瘀血、变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感染黄曲霉毒素雏鸭的病理学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含黄曲霉毒素AFB1的饲料,分别于采食AFB1后第12、24、48、 72、96、120、144、168、192 h各剖杀2只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组织病料,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眼观病变为气囊有黄色纤维性物质渗出,肝、肾肿大,质地变脆。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胆管增生,肝细胞空泡变性及后期极度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散在凝固性坏死;脾红髓淤血,脾窦扩张;大脑膜水肿扩张,脑实质毛细血管扩张;心肌纤维、十二指肠腺上皮细胞、胰腺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中空泡大量聚集导致细胞核变形,肾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大脑神经细胞髓鞘溶解及胰腺细胞酶原颗粒减少。表明,AFB1 对雏鸭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胰腺等均有明显病理损害,以肝的病变最为严重和典型。  相似文献   

10.
将人肝癌细胞株(HHCC)细胞和转染β-葡萄糖苷酸酶(βG)基因HHCC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采用裸鼠脾种植法研究转βG基因HHCC细胞的转移特性;接种后60 d收集转移灶,常规制片,HE染色镜检.结果,转染βG基因HHCC细胞内多见颗粒性物质,微绒毛及突起增多,溶酶体增多,内质网及核糖体丰富,糖元颗粒堆积,某些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转染βG基因HHCC和HHCC相比较,其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S期细胞增多(P<0.05),G2期细胞减少(P<0.05);裸鼠脾种植后60 d,发现试验组出现广泛转移,在肝、肾、肠系膜淋巴结肉眼可见转移灶,而对照组仅在肝细胞中有个别散在的瘤细胞.试验结果表明,转染βG基因可增强HHCC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鲵维氏气单胞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维氏气单胞菌自然感染大鲵的肌肉、肝、肾、肺、肠道等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肝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肝细胞空泡状变性,肝血窦内见大量血细胞;肾集合管中可见少量蛋白样物,血管球扩张,有的溶解坏死;心肌纤维溶解,甚至坏死,可见充血和出血;胰细胞颗粒变性;肺偶见充血;脾索排列紊乱,脾窦中充满大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肠道内肠绒毛溶解脱落,有充血现象;肌纤维蜡样坏死,肌细胞核浓缩凝固,深染,破碎。证实,维氏气单胞菌能使中国大鲵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
对某种鹅场疑似白血病的朗德鹅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剖检可见病鹅极度消瘦,肝、肾、脾、胆囊和卵巢等组织器官呈不同程度肿瘤样病理变化。其中肝病变尤为明显,稍肿胀,表面有颗粒状弥漫性结节,切面有斑驳状异变;肾苍白,质硬,正常结构消失,形成肿瘤结节;胆囊变硬,胆囊壁增厚。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肝细胞大量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与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血管球结构模糊;脾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异嗜性粒细胞增多,有多量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卵巢、胆囊等则有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和凝固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禽骨髓细胞瘤病显性型病鸡、ELISA阳性的隐性型病鸡和阴性对照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症状明显的显性型病鸡肝、脾、肾、睾丸 (或卵巢 )、肺等组织有灰白色结节状病灶和不同程度的肿胀 ,甚至在股骨或肋骨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硬固肿块 ,镜检病变部位有大量髓细胞样瘤细胞 ,呈典型的骨髓细胞瘤病的病理特征。电镜下瘤细胞病变明显 ,瘤细胞胞膜下疑似病毒样粒子 ;在自然病例肾悬液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巨噬细胞的膜性结构上发现增殖的病毒样凸起。ALV J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出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眼观病变的隐性型病鸡 ,光镜下骨髓、肝、卵巢、心肌等组织中可见与显性型相同的髓细胞样瘤细胞 ,但数量较少。ELISA抗体检测阴性对照鸡骨髓中胞浆含有嗜酸性颗粒的髓细胞明显少于阳性鸡 ,除在肝、卵巢等组织中偶尔出现外 ,其他组织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14.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雏鸭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natipestifer)人工感染 7日龄雏鸭 ,对其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 2 4h后 ,感染鸭开始出现死亡 ,且在 4 8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在感染鸭的心、肝、脾、肺组织出现纤维素性炎症 ,脑和肾组织分别出现脑膜炎和坏死性肾炎等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生产母猪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特征,对广西某规模化猪场45头死亡生产母猪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其中18头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易疲劳,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夜间咳嗽和突然死亡;剖检可见心包严重黏连或心室扩张、心包积液、心肌出血、心脏横径与纵径之比增大,以及肝、脾、肺、肾的淤血肿胀;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心肌肿胀变性或萎缩坏死,纤维素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化脓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以及多个器官的淤血。结果表明,心力衰竭为母猪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心室扩张或心包粘连,心肌肿胀坏死、心肌纤维化并伴随多器官淤血病变。  相似文献   

16.
用人工接种方法观察了鸡大肝和大脾(BLS)病鸡免疫器官的大体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大体变化除脾肿胀外,盲肠扁桃体、胸腺和腔上囊也发生肿胀、出血。组织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脾、盲肠扁桃体、胸腺、腔上囊和哈德尔氏腺除发生变性和坏死外,早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中、后期则出现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等。结果表明,BLS病的早期以体液免疫为主,后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增强,这两种免疫在此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三聚氰胺急性中毒对小白鼠内脏器官的损害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将18~22g昆明种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口灌喂蒸馏水和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370、739和1 479mg/kg)。染毒后第36小时处死小白鼠,观察肺等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聚氰胺对肺、肝、脾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病理学观察显示,三聚氰胺各剂量组小白鼠肺充血,肺泡腔有少量红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1 479、739mg/kg组小白鼠脾、肝轻度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蛋白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各剂量组肾和肺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剂量组肝和脾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证实,三聚氰胺急性中毒会造成小白鼠肾、肺、肝和脾损害并诱导肾和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以及肺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并对患病羊的肝和肺病灶进行了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的相似性达99.9%,判定该病例由G1型细粒棘球蚴引起。取包囊及其周围肝、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包囊的形成对肝和肺造成的损伤是多方面的,除有压迫性组织萎缩,结缔组织及胆管大量增生造成的肝硬变外,尚见肝急性变性、过敏性炎症反应等。肺除压迫性萎陷外,还有间质增生炎症、囊液外渗引起的过敏反应等。本研究表明,采用PCR方法可以准确确定该病的病原性质,结合病理学观察分析,可揭示羊细粒棘球蚴病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器官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用番鸭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后第 1、3、5、7、1 0、1 4d分别采集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进行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并测定血浆中的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 ,以研究白点病的发病机理。结果 ,感染后第 1d ,胸腺、脾、腔上囊开始出现肿大、出血和充血的现象 ,第3~ 7d病变较严重。胸腺以淋巴细胞坏死和减少为主要病变 ;脾除了淋巴细胞坏死和减少外 ,还有单核细胞浸润和髓窦红细胞淤积现象 ;腔上囊以淋巴细胞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变。染毒后第 3d ,食管、腺胃、肝、胰、小肠等开始出现少量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 ,第 5d时各消化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坏死 ,随着病程的发展 ,炎性细胞和红细胞逐渐增多。第 1 0d时病变开始减轻 ,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减少。血浆MDA含量在感染后第 3d开始升高 ,到第 5d时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NO水平在感染后第 1d就开始升高 ,至第 7d达顶峰。试验结果提示 ,MDA和NO参与了白点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确定列当(Orobanche cumana)的实际效用以及是否可以在成为肉苁蓉的替代品方面有其相应的价值,对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和最大给药量测定的急性毒性试验、SD大鼠进行30 d灌胃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列当水煎液的毒性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列当水煎液的最大给药剂量为40 g/kg时,小鼠并无不适反应,体征一切正常,7 d内所有小鼠无死亡。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试验组大鼠的临床体征正常,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剖检未见异常,在心、肝、肾组织学观察中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列当水煎液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均说明列当水煎液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