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志坚 《唯实》2010,(4):94-95
有海外华人回到国内,在某市发现“新生事物”一“维稳办”与“维稳中心”,便在他的博客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其一,何谓“维稳办”?此惑已经有人替他解了,“维稳办”就是“维护稳定”的办公室;其二,既然有了“维稳办”,何以还要“维稳中心”,此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此惑似乎依然未解。前些年,不少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与其职能相关的“中心”,类似“二政府”,靠着政府职能部门的牌子去“创收”。“维稳办”既是政府的临时机构,“维稳中心”很可能就是他们“创收”的“中心”。这也只是“可能”,如今搞了“阳光工资”,按理是不能再用任何名目去“创收”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天峻县在全县62个牧业社普遍建立了“说事”制度,不断创新“说事”形式,丰富“说事”内涵,拓展“说事”内容,形成了“说事”、“理事”、“议事”、“干事”、“评事”的配套工作机制。“说事”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理顺了群众的情绪,形成了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合力,破解了牧区工作的难题,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0):46-47
衡量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不能眼盯“数字”下定论,而要在观念转变、工作科学、发展成效上找“真绩”。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和机关干部患上一种久冶难愈的“数字癖”:不管什么事情、何种工作,都喜欢用“数字”来说明,拿“数字”撑门面,总是在“会议开了多少次”“文电发了多少份”“制度定了多少条”“问卷印了多少张”等上面转圈圈,  相似文献   

4.
许春华 《先锋队》2013,(12):24-25
人情往来,乃人之常情。人在情感的“驱动”下来来往往以体现温暖,无可厚非。然而,“上下五千年”后,我们国家培育出了一种“人情文化”,许多人将人情往来作为工作、生活的“润滑剂”。于是,潜规则也潜滋暗长,人情与礼物礼金(统称“礼金”)“勾搭成奸”了。这样,人情往来也就变了味变了质,“以礼代贿”以暗渡陈仓的方式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那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甚是称赞。其实,一般人看待“说”与“做”,常常视“少说多做”、“不说只做”为美德,对“多说少做”、“只说不做”加以鄙薄,强调一个人立身处事应该讲求奉献、崇尚实干、禁止空谈。  相似文献   

6.
门敢 《前线》2014,(1):118-118
“行如平原走马,易放难追”,坏习惯易生难改。习惯了鞍前马后、前呼后拥,就不习惯轻车简从,以为受了“冷落”;习惯了推杯换盏、超常“待遇”,就不习惯勤俭为公,以为没了“权利”;习惯了天天开会、层层发文,就不习惯求真务实,以为破了“规矩”;习惯了一言九鼎、一呼百应,就不习惯问计于民,以为矮了“身份”……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09,(2):91-92
“山寨”也是一个网络“热词”。然而,这个网络“热词”又十分与众不同,不仅因为这个“热词”可谓是“后来居上”,盖过了所有其他“热词”的风头,而且因为,“山寨”这个“热词”已经脱离了网络所能控制的范畴,泛滥成为影响经济乃至社会领域的一个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2,(2):5-7
2010年以来,铜仁市顺应农村思想工作的现实要求,开展了以“话惠民,颂党恩,聚力量,促发展”为主题的“惠民政策宣讲进村”、“文艺电影服务进村”、“科学技术服务进村”、“法律法规服务进村”、“计生卫生服务进村”、“先进典型创建进村”(简称“六进村”)活动,探索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面对面地解决群众“物质文化双温饱”,实现了干部沉下去群众富起来,促进了农村和谐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永华  杨浩丹 《党课》2013,(3):66-66
山东省临沭县通过组织部门“主动约谈”和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申请约谈”,畅通了党员干部人才与组织部门沟通交流的“前门”,堵住了“跑”“找”“要”等不正之风的“后门”,提升了组织工作满意度。坚持“真情关爱”与“有效疏通”相结合。着力解决“不敢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庆晨 《党课》2013,(21):76-77
范仲淹的出名,是因为一个“忧”字。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让他享尽了“忧民”“爱民”“以民为本”的美誉。殊不知,在他人仕之前,还不大懂得忧国忧民之前,还有一种情愫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怕”。  相似文献   

11.
鄞字释     
“鄞”字作为古老而独有的地理文化符号,古今多有解释,但多属望文生义,而鄞籍书法家沙孟海的《鄞字说》,使“鄞”字“赤堇山”说风行多时,且以讹传讹,流布极广,几成定论。本文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辨证,指出“鄞”的本义是“人群聚居的黄土地”,作为县名的“鄞”字的含义应该是“音译古越语地名,本义无考”。同时对“鄞”字用作“同音通假字”和“姓氏”作了一些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08,(2):58-61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话道出了天下才子的心声.“才”与“财”孰轻孰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才”与“财”,如何待之?以“财”养“才”,以“财”滋“才”,以“才”为根,以“才”为本。以“财”助“才”!  相似文献   

14.
郭庆晨 《前线》2008,(7):56-56
纵览历史,“请托”现象由来已久。成语“苞苴竿牍”就告诉我们,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请托”先例。所谓“苞苴”,即蒲包,指赠送的礼物;所谓“竿牍”,即竹简,指“请托”信。“苞苴竿牍”,也就是携带着礼物和书信去“走门子”。“走门子”,就是请托官员徇私办事。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纪委目前发出通知,指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破坏了党内民主,损害了公仆形象。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16.
张载将易学中的“神化”范畴置于“气”论哲学体系中,使其拥有“气”这一本体依托。他认为“神化”都并非指向现实具体物。而是“气”这个终极存在的本性。“神”是“气”变化的动力因,“化”是“气”的活动形式,而且“神”与“化”有着内在的体用关系。这个本体论的改造,规定了“神化”范畴的形上特质,深化了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8.
重视通讯员培训不过时 有人说,如今“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提法已经不合时宜,倡导“能人办报”、“专家办报”和“学者办报”才是“与时俱进”,现在是“名编辑”、“名记者”时代,党报重视通联工作的传统过时了,因此,对办报来说,通讯员已是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9,(1):124-125
温高宝总理曾说:“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如何诠释这个“不平凡”呢?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件,遭遇了很多“不平凡”的磨难,也收获了很多“不平凡”的成绩,留下了很多“不平凡”的瞬间。新年伊始,就请读者一同回顾一下本刊“图书馆”馆长眼中的——  相似文献   

20.
近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议论多了起来。有人提出,民主、自由、人权、公平、平等、博爱等等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那是“普世价值”,必须实行,中国不应强调特殊而自外于这些“普世价值”。他们甚至说,“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是实现了这些“普世价值”,使得这些“普世价值”成为我们文明的核心价值,从而融入了“世界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