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政务》2005,(3):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2005,(4):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  相似文献   

3.
以德化人     
德,是立身处世的宝中宝。德,是世间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何为德?古代先贤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礼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道德、品德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而财富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仅作为身外之物的财富不能与“德”相比,而且,在精神世界中的其他方面也不能与“德”相比,古人认为:“才而无德谓之奸,勇而无德谓之暴,辩而无德谓之怠,智而无德谓之谲。”吕尚在《文韬》中说:“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在今天,一心为人民服务,诚心解他人之难,即为大德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道是内容,欲其圆融,浑然一体,协调一致。电子政务,就其最终目标来说,是要实现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的网际信息无碍交流和资源高效共享,但是目前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和大局观的现象,有着大量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电子政务系统远未达到统一协调、信息畅达的境界。器是形式,欲其适宜,精密…  相似文献   

5.
所谓风俗,是指人类某一群体里被普遍接受的一套多少定格化了的行为标准和处事方式。《汉书》有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意思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习尚谓之“俗”。由于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风俗紧密地联系着自然和社会,因此,风俗就成了人们借以观察社会人生的窗口。风俗的形成为文学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条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4,(11):50-50
【原文】 杜袭,字子绪,颍川人也。为侍中。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谩言。太祖大怒,先欲讨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人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已定,卿勿复言之。”  相似文献   

7.
人才,不仅要有“才”,还要有“德”。不论哪个历史时期,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自古以来,国内外都把思想品德看作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道德品质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周记》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里司马光提出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精辟见解,把德放到统帅的地位,并指出由于德才的不同,造成了对…  相似文献   

8.
治理观     
马晓晖 《今日浙江》2007,(14):51-51
调查显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处于一种低质态的运行之中,主要表现为能力不强谓之"庸"、效率不高谓之"拖"、成本不低谓之"奢"、责任不清谓之"散"、监督不力谓之"软"等问题,群众意见很大.针对上述"五不"突出的作风问题,今年路桥区开展了力度空前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以"五化"之刚性约束予以扭转,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未见颜色     
偶遇一本有声读物,名为《论语心得》。书中提到了孔子交朋友的原则:"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书的作者是一位国学大师,对原文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特别当谈到"未见颜色而言为之瞽"一句时,国学大师讲道:"这就厉害了,就是瞎子,跟朋友谈话,不了解朋友内心想什么,就随便说。"随后这位国学大师又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演员叫费雯丽,得过奥斯卡金像奖。她出访欧洲,一走出停机坪,就有一大群记者涌上来采访她,其中有一个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中庸”,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用名词。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和认识论上,被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解读得岐义纷繁,莫衷一是,它最早见于《论语·雍也》,意思是不偏谓之中,不变名之庸,总的来说,从春秋末期到五四运动,由于时代变迁,民心向背以及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实施的真伪。  相似文献   

11.
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论及才与德的关系时,依才德的多少把人分为四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这些人当如何取舍呢?“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在这里,清晰地说明了“德”对于一个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来说,如果不注重道德建设,“挟才以为恶”,  相似文献   

12.
中日交往话洛阳张书田洛阳,对日本的专家学者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众所周知,京都在日本史上曾经沿用过“洛阳”的名字,有千年古都之称。今天的日本人仍习惯把京都叫“京洛”,进京都谓之上洛,离京都谓之下洛。标方位仍是洛东、洛南、洛西、洛北、洛中。以“洛...  相似文献   

13.
张文恒 《前沿》2008,(11):169-173
陈子龙的《庄周论》表现出对乱世之民怨毒之情的深切体察,同时又强调“怨”必归于圣贤之教方可谓之“善怨”。这些超越传统偏见而向“诗”、“庄”原始经义的回归又与他诗学观念中力返风雅的主张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 楚人是周成王时期封于南方的一个子男之国。楚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先祖祝融时代,楚国的婚姻状况从祝融时代就有最初的记载。《大戴礼·帝系》记:“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纟呙)氏,产重黎及吴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闹元宵     
《台声》2015,(4)
<正>自古中国人就把元宵节看作与新春、清明、端午、中秋并列的重要传统民俗节日。海峡两岸虽一海之隔,但追根究本,两岸同根同源。早年间台湾元宵节民俗,或可从前清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高拱干修编的《台湾府志》中窥探一二:"元夕,初十放灯,逾十五夜乃止,门外各悬花灯。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为伍,制灯如飞盖状,一人持之前导遨游,丝竹以次杂奏,谓之闹伞。神祠,俱延僧道设醮祈安;醮毕,迎神。迎毕,置酒庙中,社众集饮;谓之食供。大抵数日之间,烟花火树之属,在在映带。又有一种豪门,挟鼠炮以角胜负,延烧衣履,人亦顾而乐之。"这段记载,大抵与当时"唐山"祖家习俗相同。时至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殖民当  相似文献   

16.
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中都有公正、正直、正义的含义。由此可知,法本质上具有倾向性。法无中立,何来法的起草者中立之说?中立者,不倾向任何一方。法能做到吗?《商君书.画策》中有“民本,法也。”即治民之根本在法。晋人傅玄说,“立善罚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禁非立是”就是不能中立。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就目前山寨现象的内涵和外延而论,我们不妨将其一分为二:其一谓之"山寨产品";其二谓之"山寨文化"。妇孺皆知,山寨—这个带有强烈江湖气息和叛逆气质的词汇,正以席卷之势迅速窜红。山寨潮流,浩浩荡荡,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占山为王,风头一时无二。山寨  相似文献   

18.
养生先养心     
正古代寿者彭祖倡导养生之道,乃"固守本真"。这说明养生要的就是简单的事,无复杂之理。养生之法说穿了不过是"遵循自然而已"。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能得人乐者,处世有智慧,事事皆顺心;能得天乐者,与天地相和谐,自然健康长寿。这一点说明,与天和便是所行一切皆与天地相结合、相适应,不与自然偏离,更不与自然违逆。人的生命在于养,养生之根本在于天、地、人和谐,尊重人之本性,做真实的、诚实的人。"以佛养心,以道养  相似文献   

19.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韩非子·五蠹》有言:"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私"就是为自己打算,包括私利、私欲、私心、私念.去私就是要去掉私心私念,摒弃谋取私利、满足私欲的行为,事事出以公心,处处体现公道.  相似文献   

20.
<正> 涂怀章同志的《散文创作技巧论》(下称《技巧》的出版,是值得庆贺的事。说它值得庆贺,决不仅仅意味着怀章同志在这片相对沉寂的园地中的再次耕耘,而更在于《技巧》这本学术专著的非同凡俗的魅力。魅力就体现在作者实质上在散文王国中进行了一次纵览风光的漫步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沉思。我所以在题目中标示“大技巧”一词,亦正是为了昭明此意。换言之,《技巧》给我们提供的不单是散文创作的“程序”、“规则”和“类型”一类的操作技艺的诠释或总结,而且大幅度地涉及到散文创作的认识论、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生命意识和审美价值等领域。若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而“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技巧》一书就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交融一体了。无疑,这就不是单薄之作,而是大大地超越了低层次的僵硬的“作法”之樊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