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公众对电子政务信任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以往电子政务信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众参与动机和意愿、服务质量感知及公务员信息素质对公众电子政务信任影响的三个假设,进而构建了公众对电子政务信任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在对陕西省82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首次定量考察了公众参与动机和意愿、服务质量感知及公务员信息素质三个变量对公众电子政务信任水平的影响强度和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动机和意愿对公众电子政务信任影响最强烈;服务质量感知和公务员信息素质对公众电子政务信任影响依次减弱,且服务质量感知可通过公众参与动机和意愿间接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公务员信息素质亦可通过服务质量感知间接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因此,在公众对电子政务信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公众参与动机和意愿的调动与培育,并加强电子政务服务质量感知效果的提升,同时积极提高公务员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2.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立的面向服务对象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调查体系和统计识别模型,对面向企业和居民的公众服务型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对相关用户的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寻找并分析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电子政务需求的重要因素、服务内容和迫切程度,确定用户真正需求和迫切需要的服务内容,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服务质量理论,从技术和结果、功能和过程要素角度,并结合电子政务服务内容,对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要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引入卡诺模型,分析了对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要素进行定性分类的方法和过程,为提高电子政务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需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并建立面向服务对象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调查体系和统计识别模型,并对电子政务用户(包括企业和公民)的最终需求信息进行采集.从地域、行业、年龄的角度对目前我国公民的电子政务意识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影响我国公众的电子政务需求的因素,并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成为电子政务的战略重点和建设热点.分析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鉴于知识管理对提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作用,基于知识管理思想对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框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思想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出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以期提高天津市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和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电子政务运维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及IT服务质量评估进行了研究,以国际上广泛接受的SERVQUAL服务质量评估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电子政务运维的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并引入容忍带(ZOT)评估方法,以弥补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期为运维服务需方与供方评估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从电子政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关系,阐述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相关机制设计对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政府信息共享研究的现状、主要内容、特定视角以及局限性;从信息共享整体规划入手,参考美国FEA模型,提出了关于基于FEA模型的中国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和协调机制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上海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和需求现状,调研国内外主要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的数据服务现状,以及这些渠道对上海地区预报能力的一致性分析评价。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提出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上海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加强气象服务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技术研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着力多部门融合,实现满足用户气象服务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为上海公众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最后介绍了上海气象部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气象服务信息数据发布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黄霞  朱晓峰  张琳 《电子政务》2012,(Z1):79-84
对个性化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理想模型,设计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0.
朱多刚 《电子政务》2012,(12):114-121
概述了当前电子政务采纳研究的现状:主要关注初始采纳问题,对电子政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TAM(技术采纳模型)、DeLone和McLean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了116份有效样本,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验证假设,并分析了影响公众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站信息质量对公众持续使用意向有显著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是决定公众持续使用政府网站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尚悦  曾润喜 《电子政务》2013,(11):101-109
以2000—2012年间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上的电子政务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论文的数量、论文的年代分布、论文作者出现频率、研究机构、研究主要来自的国家或地区、研究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主题进行内容分析并归类,从公共行政的视角探究了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论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研究、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研究、电子民主研究、影响电子政务发展因素研充、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GLS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应用研究等领域;论文研究特点表现为:更关注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政治民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公共行政的视角全方位地探究电子政务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应用,研究方法多元化,中国大陆学者文章数量不足。最后基于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的特征和趋势,对中国的电子政务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有研究结果介绍了中美两国电子政务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学者的视角对中美电子政务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访谈国际专家的结果,从国际视角出发解读了中美电子政务发展的异同点;最后,针对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意义和作用;选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借鉴联合国和欧盟电子政务评估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从公众用户的角度出发,重点从便民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9个领域评估了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提出应从提供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度、缩小数字鸿沟、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结果导向型"电子政务发展评估、重视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推进机制等方面发展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电子政务的对策建议。摘要:  相似文献   

14.
智慧社区建设是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子政务平台成为政府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有效选择。对国内外现有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构建了面向智慧社区的移动服务平台公民采纳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用户信任、服务质量等在内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打浦桥街道"IN标签"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管理的模型和内容,该模型主要包括绩效规划、绩效评估和绩效改进3个部分;并指出在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管理实施流程中要关注的3个节点是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管理开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政府网站公众使用意向的分析框架:基于持续使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网站使用率低是一个普遍问题,目前关于政府网站使用的研究集中在初始采纳,忽视了对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致使研究视角无法突破信息技术采纳理论框架。而政府网站的成功取决于公众持续使用意向,因此,本文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为理论基础,结合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层次,引入了信任、网络外部性、感知易用性和服务质量四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政府网站公众持续使用意向的分析框架,旨在揭示政府网站持续使用产生的内在机理与逻辑,弥补有关公众持续使用政府网站研究的缺失。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网络外部性、服务质量、服务层次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持续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17.
郭妹  柏琳 《电子政务》2008,(10):69-72
移动电子政务是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可以在移动政务建设中引入CRM的管理思想,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利用系统的思想,在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模型中引入了CRM理念:根据CRM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了基于CRM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模型,并以紧急事件处理流程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提高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价值和运行效率的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崧 《电子政务》2006,(8):113-116
本文从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角度,将电子政务服务分成了4种模型,对各种模型的运作机制做了分析和比较。文中论及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模型的成本主要是指电子政务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应用成本。在做了一定简化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对各模型中的用户成本和政府成本等做了定量的评估分析;并认为,有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型最能减少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合理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胡海波 《电子政务》2011,(11):88-93
文章将CRM理念导入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分析了CRM导入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原则,构建了基于CRM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架构,提出了基于CRM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与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电子政务组织法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详细地规定了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首席信息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